单位检索
关键词检索

裘晓辉

    :

裘晓辉

    :

    :

纳米表征研究室主任

    :

研究员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

邮政编码:

100190

电子邮件:

xhqiu@nanoctr.cn

 

 简历:

 

    裘晓辉,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中科院“百人计划”。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1997年、2000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别获得理学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系统地研究了固体表面有机分子吸附自组装结构的热力学及动力学行为。20008月至20063月期间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Irvine分校、美国IBM公司研究中心、俄亥俄州立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研究领域涉及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技术及其在单分子振动和分子光谱研究中的应用,碳纳米管场效应器件的光电导及光电效应等。200510月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063月进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工作,被聘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6月获“百人计划”择优支持。近年来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包括 SciencePhys. Rev. Lett.J. Am. Chem. Soc.等。
   
目前开展的研究方向包括: (1) 单分子光谱-低温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技术。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具有了在原子和分子尺度上探索微观世界的能力,并迅速成为推动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的高分辨空间成像、局域电子谱和力谱测量、原子分子操纵等功能,可以在金属、半导体、氧化物等多种固体表面构筑一个对单个原子、分子、或原子/分子团簇体系的量子态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系统研究的独特试验平台,相关的研究工作为探索分子纳米结构的新奇物性、设计和构造微纳器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2) 纳米结构材料电学性质的静电力显微测量方法。与纳米结构表征技术(如TEMXRD)相比,对纳米材料的物性研究手段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于目前研究中所使用的传统检测设备不具有空间分辨率,对于样品中纳米颗粒的尺寸差异和复杂结构的各向异性不能准确测量,因而所获得的结果往往是颗粒集合体的统计平均性质。发展对纳米结构的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质的精确实验测量技术不仅是探索纳米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关系的基础,也是建立纳米相关理论、推动纳米材料应用研究的关键步骤。 (3) 纳米颗粒表界面物理化学(电子/光学)性质研究。纳米颗粒的独特光学和电学性质使其在光电器件、发光材料及生物荧光探针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晶体的性质不仅是量子尺寸效应的体现,而且显著地依赖于纳米粒子的表面状态。对纳米颗粒表界面物理化学性质和电子过程的微观研究不仅可以推动纳米可控合成理论的发展,也将为纳米材料在电子、光电器件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领域:

 

表面物理化学

 

 

 获奖及荣誉:

 

2000年度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2002年度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

 

附件下载:
版权所有2013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 联系我们
牵头单位: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1号 | 邮 编:100190 | 电话:010-82545544 | Email:yfxiong@nanoctr.cn